Yandex.Metrika
中文中文繁体 EnglishEnglish 日本語日本語 DeutschDeutsch РусскийРусский
御嘉鑫LOGO  深圳市御嘉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御嘉鑫集团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新闻

厦门制造业进入“机器换人”时代


 

发布日期:[2024/1/11]
 
  近日,“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平台”在厦门市集美区举行揭牌仪式。该平台由机器人产业龙头、应用行业龙头、自动化集成商三者联合开发,旨在通过三方合作,共同研究及推广机器人应用,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提升,推动机器人在五金制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制造”逐步转向“中国智造”,一场由行业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正在悄然推进。就在传统产业转型求突破的同时,工业机器人等推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约5.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1/4,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如何抓住中国智造的发展机遇?厦门也在转动脑筋。在前不久结束的厦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指出,此次全会上提交市委全会讨论的《厦门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以国家最新的产业发展战略为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厦门市制造业升级的思路、目标和10项重点任务。厦门智造,正在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
  牵手“机器人”

  厦门制造迈向“厦门智造”
  “参与设立‘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平台’,是结合时代形势和公司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传凯说,作为亚洲最大卫浴五金专业制造商,路达在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工序如研磨、压铸投入的人力超过3000人,招工不易、成本高,面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需要推进自动化替代人工,精控物流,提升人均产值和产品品质。
  “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平台”以路达为平台应用载体,由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机器人本体及核心软件支持,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提供配套集成,通过三方合作,优势互补,联合研发,突破机器人在五金行业大规模生产应用中的产品、工艺、设备、编程四大要素的高效协同技术难题和经济效益指标,推动机器人在五金制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我们是开放性平台,研发成果将通过市场化途径助力中国五金行业的共同进步。” 许传凯说,该项目最终将进行项目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为五金行业内有需求的企业提供集成设备及相应技术服务。
  从行业切入,厦门的制造业正在迎来自动化、智能化的一轮浪潮。如今,平板显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LED照明、汽车工程机械、水暖厨卫等产业已为厦门积攒了包括天马微电子、戴尔、联想、宸鸿、ABB、金龙、路达等一大批先进制造企业。以先进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为最大催化剂,厦门已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后,我们的生产工艺时效由原来的76小时提升到48小时,产能由原先的6万平方米/月提升到现在10万平方米/月。”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余涛说,自2009年引入自动化设备以来,强力巨彩已经建成自动化生产线81条,累计投入超3亿元。
  提升竞争力

  “厦门智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将注塑好的PMI笔放在机器平台上,一圈流水线下来,产品已被抛光好。在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记者看到,两名工人正在对抛光后的产品做最后的检查。企业测试机器人事业部处长张继告诉记者,盈趣通过自主研发自动壳体抛光平台,解决了PMI笔合模线抛光的难题,“一台机器人作业等于七八十个劳动力,而且产品良率都在99%以上,粉尘也能在密闭的空间内得到处理,实现高效、环保”。
  作为专业从事“民用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体会到的是工业自动化带来的竞争力提升。“机器换人近三年在企业大步推进,自动化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企业效益。”厦门盈趣科技副总杨明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企业预计翻一番,然而,这个过程中企业一线工人的人数却与去年基本保持不变。
  在民盟厦门专职副主委、厦门市政协常委李波看来,利用工业机器人来推动智能制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还能起到减少用工的作用。近几年来厦门市的劳动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企业到省外招工,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到省外招工越来越难,推动工业机器人成为一条解决途径。
  而在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方面,厦门政策也给力。在政策方面,《厦门市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至2015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市GDP(4200亿元)的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4%。”此外,依托集美机械工业园和集美软件园的建设,厦门机器人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良好。
  此外,从去年起,厦门市经信局开始对厦门市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实行专项补贴,仅去年11个项目获取补贴约1900万元。目前,厦门也在酝酿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瞄准地方产业

  厦门有望成“闽南智造”新高地
  “2004年,企业刚成立时,年营销额不过110万元,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去年,思特尔的营销额实现较大突破,未来将有更大的爆发潜能。”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成芳介绍说,作为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机器人企业之一,思特尔在行业细分中,已居全国前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从国家层面的战略推动,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过去企业80%左右的订单在省外,但随着近两年来,他们的市场也逐渐转向省内,并且将立足于福建的产业特点,研发更多服务本土的产品。
  “厦门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已经成长起了一批有实力的机器人相关企业,在市场需求方面也潜力无限。” 李波说,根据民盟厦门市委的调研,目前,厦门市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培育期,规模较小,但成长较快。在李波看来,厦门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是找准定位,应该瞄准厦门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中短期建议重点发展拥有技术、资金、工程师优势的本土集成商,特别是结合厦门市的平板显示、现代照明、水暖厨卫等产业的工艺,开发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形成具有厦门产业特色的机器人集成产业。
  此外,还要以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为发展知识载体的核心,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外资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研发机构的作用,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实现技术引进、吸收、创新,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先进制造业中形成多个以科研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坐标系;建议建成省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研机构和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实现较强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建议通过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的人才引进机构,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厦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理工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或超过3万名,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把厦门打造成闽南金三角地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的创新高地。
关键字:制造业 工业4.0战略 研发机构 智造业 智能工业化 机器人 机器换人 高新企业 御嘉鑫